王兴俞永福背后的男人,也要冲刺IPO
在创投圈有一位外号“连长”的天使投资人。
曾凭借接连押中美团、UC浏览器等超级独角兽,很快在一级市场的享有盛名。
如今,这位站在王兴、俞永福身后的天使投资人,决定亲自去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10月29日,航班管家、高铁管家等知名应用的母公司活力集团,正式递表港交所,招商证券、民银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正是“连长”王江。
作为投资人,王江战绩斐然,却仍称自己“业余”。作为创业者,王江在24年里,三次创业,早已实现财务自由。
活力集团此次递表,让这位一直低调的“业余天使”,即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第一个IPO。
成就沈南鹏、助力王兴,创业后被顶级风投押注
之所以被叫“连长”,是因为王江很喜欢美剧《兄弟连》里的连长温特斯,便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连长”。 还有一点,是因为连长一直在前线。
1996年,王江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1年,从任职多年的上海西门子辞职后,王江加入创业大军。
2001年12月,王江成立了一家基于手机游戏的公司上海岩浆数码,2005年底,王江把这家公司卖给第一次做天使投资的沈南鹏。之后,沈南鹏将岩浆数码卖给了华友世纪,成功退出。可以说,王江也间接成就了沈南鹏。
2007年,王江初次接触天使投资,就命中了超级独角兽——UC浏览器。
彼时,刚从投资机构出来的俞永福加入UC,王江正在搞无线增值业务。但面对一个既能在手机上浏览网页,又能帮助用户节省流量的产品,王江还是很感兴趣。于是,两人一起聊过几次后,就在雷军家楼下的一个咖啡馆里,敲定了投资意向。后来,估值43美元的UC并入阿里巴巴,王江和雷军一样,实现巨额收益。
2010年,王江“看懂”了归国创业多年的清华校友王兴,参与了美团的种子轮融资,以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参与到了美团的征程中。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王江对美团的早期投资又获得了上千倍的回报。
当然,对王江创业生涯更关键的一笔投资,则给了他的清华同学李黎军,他清华少年班出身,人称“毒舌老李”,此外,李黎军还是139邮箱的创始人。
据了解,二人于2007年相识,在投资时王江就决定入伙创业,2009年,这个团队便推出了移动应用“航班管家”,这是中国首个为旅客提供实时航班动态信息的移动应用。2010年,航班管家的激活用户就达到了100万。
有意思的是,王江曾表示,航班管家在运营期间,一位年轻人听说公司在做一种“很新鲜、很酷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就来公司工作了二个月,回去后创建了e代驾。后来王江和他联系时,仅靠简短的项目规划,就拿下亿投资 。
航班管家的战绩,让公司迅速引起资本关注。据了解,其在2010年完成红杉资本A轮500万美元的融资,在当时已经算是A轮估值比较高的公司。在2011年底,活力集团又完成B轮融资,拿到了经纬创投和Greylock的1500万美元投资。
无论是红杉、还是经纬、Greylock,这些都是当时风险投资市场上顶级机构,王江等人也因此名噪一时。
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加入移动互联网赛道,航班管家出现了压力。
在2014年最难熬的时候,王江和合伙人自掏腰包,将个人积蓄的数千万元投入到公司里。这期间,王兴也自掏腰包帮助王江。据公开资料,2015年,王兴出资55.38万入股,持股比例最高超过5%。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王江也开启了第三次创业,他与合伙人一起创立的CoffeeBox连咖啡。
2016年,活力集团开始寻求国内资本市场的机会,并进行了9.33亿元的C轮融资,在这轮融资中,华盖资本、华晟领势、上海创稷、珠海富海、宁波凯撒、陕西纾困基金等机构介入。
不过,活力集团境内股权调整完成后,在红筹架构拆除过程,经纬、红杉、Greylock 选择退出。
受对赌协议影响,2017年9月11日,活力集团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2月18日,从新三板除牌。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5月,活力集团还与申万宏源签署《辅导协议》,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但在2021年7月,其决定不再继续进行A股上市申请并寻求在香港上市。
在决定架构调整后,活力集团就开始了新一轮股权融资。
招股书显示,在活力集团C轮融资后,公司估值为21.60亿元。随着2016年6月水木天行、2017年5月庭瑞以及2021年2月基石资本等入股后,公司估值抬升到33亿元。
然而在冲刺IPO前的2024年5月和8月,太保投资和民银资产管理的Fontus斥资1.83亿元认购公司股份,但活力集团的投后估值仅有20.87亿元。相较于3年前,估值锐减36%。
招股书显示,活力集团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王江通过Non Human Limited 持股16.79%;李黎军通过Travel Around Holdings Limited持股15.99%;王江可行使上述股份(包括根据李黎军授予王江的投票委托)的投票权,以及可行使TRXZ Holdings Limited持有的2.37%投票权,合共可行使公司约35.15%的投票权。
来源:活力集团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陕西纾困基金持股10.67%,是活力集团第一大机构股东,Fontus持股9.60%,为第二大机构股东,华兴资本旗下的华晟领势持股2.76%,华盖资本持股2.13%。
受估值下降影响,多数投资人对活力集团的投资处于浮亏状态。
2023年才扭亏,活力集团如何参与竞争?
估值下降,也体现出资本市场的部分态度。 如今的活力集团,还能提振多少信心?
虽然身兼创业者与投资人双重角色,不过,王江把自己定位成一名业余天使,他曾说:“不专业,所有的项目都不是计划的。就是我脑子里根本不会想,这半年要投什么,在哪几个领域有哪几个项目,从来没有想过。后来所有投的项目,就是恨不得走在路上碰见的一样。”
创业,才是王江更想做的事情。其二次创业的活力集团,基本面如何呢?
活力集团收入主要来自旅行相关服务,包括交通票务、企业差旅管理、网约车、住宿预订及其他旅行相关服务,也有来自线上营销服务以及数据及技术服务的收入。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活力集团的收入分别为3.44亿、2.80亿、5.02亿及2.81亿,录得净亏损3.58亿、80万,2023年净利润转正,为5930万,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179万。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活力集团毛利分别为1.71亿元、1.32亿元、2.85亿元及1.6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9.8%、47.1%、56.8%及58.6%,除2022年特殊时期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作为互联网平台公司,在竞争压力下,活力集团少不了营销投入。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活力集团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9450万元、4410万元、1.16亿元及6260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7.5%、15.7%、23.1%及22.3%。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包括航班管家和高铁管家等在内所有平台的注册用户群已超过1.74亿人。活力集团的服务遍及逾220个国家和地区逾5000个机场,包括逾3000个国内火车站及为逾400000家酒店提供预订选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活力2023年的GMV为308亿元,在中国一站式综合出行平台中位居第二。根据同一来源,按2023年在线机票预订产生的GMV计,我们是中国第五大第三方平台,而按2023年在线火车票预订产生的GMV计,我们是中国第三大第三方平台。
而此时互联网出行平台市场竞争激烈,按2023年综合互联网出行服务GMV计,中国前五大提供商约占总市场规模的67.3%,其中活力集团排名第十一,市场份额仅1.2%。而第一名携程的份额为31.6%。
来源:活力集团招股书
从收入构成来看,活力集团旅行相关服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0%以上。旅行相关服务包括交通票务服务、商旅管理服务、网约车服务、住宿预订服务及其他。其中,交通票务服务占旅行相关服务收入的60%以上,这部分收入主要为机票及火车票预订、配套增值旅游服务套餐及会员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服务个人客户的ToC业务之外,活力集团还有ToB业务。据悉,活力集团为企业客户提供会议、奖励旅行、大型会议、展览及其他企业差旅需要的端到端管理服务。公司通常向企业客户收取套餐价,扣除成本后产生商旅管理服务收入。
活力集团在招股书中也提到了AI的加持。活力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经过十多年以科技赋能解决方案为过亿旅客提供服务,其积累了海量旅游相关数据、成熟的数据分析和强大AI能力。这使其能够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成为企业客户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此次IPO,活力集团拟募集资金用于增强研发能力,并在业务营运中扩大AI的应用;用于扩展全球足迹;丰富及提升公司产品;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虽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较早涉及出行的企业,但活力集团目前与头部的差距明显,未来将如何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对于王江和活力集团都是考验。多年前,王江也承认,航班管家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当下,也是王江创业取得收获的节点,若活力集团顺利IPO,这位“业余天使”在主业上将实现一个新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黄金TD)
-
“若有朝一日回顾现在,我想举办超会议这个决定会是非常有意义的转折点。...[详细]
-
女人嘛,好好哄哄,零花钱少了谁的,也不会少了她亲老公的,现在又没有孩子,还不都是你俩的。...[详细]
-
我说,我们只能帮助他们先富起来,让他们活下来。...[详细]
-
由于永安行2016年12月公司开始大规模投放无桩共享单车,而当月投放的单车从下月开始折旧,因此报告期内没有计提单车的折旧成本。...[详细]
-
如果你不能从社交媒体引流,下面有几个办法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详细]
-
永安行早在2015年就曾提交IPO申请,那一份招股书中只字未提眼下火热的无桩共享单车。...[详细]
-
据《北京晚报》报道称,“地铁扫码”实际上与以往我们常见的散发小广告类似,只是把小广告的点对面,换成了更有针对性的点对点,同样属于商业行为,都是被《地铁行为规范条例》明令禁止...[详细]
-
有数据显示,在2016年1月有超过5万个新的APP被提交到了appstore,但是在美国市场有65%的智能手机用户在一个月内下载新APP的数量为0,下了1个新APP的人占8.4%。...[详细]
-
事实上,陈飞就对数娱梦工厂表示:“米哈游新推出的《崩坏3》可能会因过于重度的玩法缩小了受众范围,以至于表现得不像《崩坏学园2》那么亮眼,团队自己也有反思。...[详细]
-
近几年,交易型B2B平台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实体经济寻找转型升级出路”时最为青睐的商业模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