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裁员自救:已裁7500人,待裁7500人
英特尔的“裁员广进”计划,正式进入高峰期。
据最新消息,英特尔已经向波兰劳工办公室提交的文件,计划在波兰格但斯克研发中心裁员数百人。
除了波兰之外,英特尔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各部门的管理层,均已向总部提交了建议裁员的员工名单。
据了解,根据薪酬补偿方案提供的薪酬方案,包括在公司服务满5年的员工,可获得4个月的工资,服务10年满以上的员工可获得10个月的工资,服务30年以上的员工退休后可获得19个月的工资。
为了能够活下去,“蓝色巨人”英特尔几乎拼尽了全力。
计划裁掉15%员工
2024年上半年,英特尔财报一溃千里,直接性亏损了19.9亿美元,创下了企业新纪录,可以说是裤衩子都赔掉了。
受糟糕财报的影响,今年8月,正式宣布裁员计划:拟削减超1.5万个工作岗位,裁员数量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5%,大部分裁员工作将在2024年底前完成。
如果说裁员1.5万人计划完成,那么英特尔将在2025年削减100亿美元的成本。
到了9月中旬,英特尔CEO基辛格宣布:“通过我们的自愿提前退休和离职服务,我们已经实现了到今年年底裁员约15000人的目标的一半以上(即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已经完成超过7500人的裁员)。“
不得不说,这裁员效率不可谓不快。但没办法,谁叫英特尔赔偿给力,据国外采访,多数选择自愿离职的英特尔员工,都获得了满意的薪资补偿。
英特尔工厂
为什么外号“蓝色巨人”的英特尔,会在短短几年内轰然倒塌,甚至开始裁员艰难求生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PC业务的衰退。
英特尔作为PC大佬,几十年来几乎要在PC桌面处理器领域一统天下。但它专营的x86架构处理器,在最近几年频频遭受ARM构架的冲击。
尤其是2020年苹果M1芯片和2023年高通骁龙X Elite处理器的发布,让ARM架构超越x86架构成为市场主流。
高通CEO阿蒙甚至在Computex 2024大会上豪言壮志:“在未来三年内,搭载Arm Snapdragon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将占其Windows PC销量的60%。”
我方节节败退,敌方越战越勇。英特尔不但市场老大地位不保,甚至一度被传出要被“高通收购”的传闻。
据DIGITIMES报道,高通和ARM公司有兴趣收购英特尔的产品部门。如果成功收购英特尔的产品部门,直接获得x86处理器技术,两家公司的业务将得到显著扩展,特别是在PC和服务器市场。
面对ARM和高通的攻势,英特尔CEO基辛格并没有回应,只是表示x86架构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市场地位。
为了给自己壮胆,英特尔破天荒宣布与死对手AMD合作,联合成立x86生态系统顾问小组。并邀请微软、谷歌、Meta、联想、戴尔等一众x86生态的软硬件厂商加入,共同研发新x86构架。
明争暗斗半个世纪的英特尔和AMD,最终还是携手了。
高层接二连三的决策失误
英特尔的失败,固然是因为技术迭代导致,但管理层的决策依然是有严重问题。
英特尔在历史上有多次重大转折点,但最后都完美错过,其中最令人失望的一次,就是英特尔错过了对英伟达的收购。
据《纽约时报》报道,2005年当时的英特尔CEO欧德宁曾建议以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伟达。
当时欧德宁认为英伟达的GPU设计能在数据中心发挥重要作用,能帮助英特尔的图形处理项目取得突破。
但董事会以收购费用太高为由,拒绝了欧德宁的提案。同时董事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在英特尔图形项目Larabee。但不到一年,英特尔就终止了Larabee项目,随后推出的Xe和Arc也没有在图形领域引起反响。
现如今,英特尔的市值仅有953亿美元,而英伟达的市值则高达3.42万亿美元,仅次于苹果公司。
除了英伟达之外,英特尔还完美错过了另一家AI巨头:OpenAI。
在2018年,刚成立的OpenAI到处寻求资金,以山姆奥特曼为首的OpenAI高层非常希望能获得英特尔的投资,因为这将减少其对英伟达芯片的依赖,并有望让OpenAI主导建立自己的基础设施。
据路透报道,英特尔当时能以10亿美元现金收购OpenAI 15%的股份。但时任英特尔CEO斯旺却决定拒绝推进这笔交易,部分原因是当时斯旺认为生成式AI模型不会很快进入市场,无法让英特尔投资获得回报。
英特尔不但拒绝了OpenAI的投资,还坚信数据中心部门的预估,不想以成本价生产AI芯片产品,轻易将AI芯片的主导权让给了英伟达。
英特尔的两次放弃,让它失去了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入场券。在商业世界里,一步慢,就意味着永远也追赶不上。
错过OpenAI之后,为了补上AI世界的入场券,英特尔连续发起了数次“报复性收购”,在2015年收购Nervana Systems和Movidius、在2019年收购Habana Labs……都没有让英特尔拿到AI时代的入场券。
当全世界加价求购英伟达AI芯片时,英特尔也发布了Gaudi 3 AI芯片,并定位为Nvidia产品的廉价替代品,但质量和销量都不尽如人意。
管理层的两次误判,让英特尔错过了人工智能时代。
蓝色巨人接连换帅
显然,连续多次高层判断失误,也让英特尔不再信任自家的CEO,于是开始频频换帅。
2000年至今,英特尔一共更换了五位CEO,这在人员架构相对稳定的芯片行业十分罕见。对比隔壁的英伟达,黄仁勋担任CEO的时间长达31年;苏姿丰担任AMD CEO长达10年。
现任CEO基辛格,在1979年加入英特尔工作,也是英特尔第一任首席技术官。2001年,基辛格因为竞争英特尔CEO失败,选择了离开。
直至2021年,基辛格接受英特尔董事会邀约,重返英特尔接任CEO一职。对此,舆论和资本市场给予基辛格最大的善意,外界称“技术派”重掌英特尔,当天,英特尔股价一度上涨逾12%。
但基辛格在任的几年,英特尔不论是市值还是股价都不断滑坡。尤其是今年8月,英特尔市值在发布最新财报后的一天内蒸发超过3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98亿元),大量愤怒的股东在旧金山联邦法院对英特尔提起集体诉讼。
股东表示:英特尔欺诈性地隐瞒了公司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其业绩疲软、裁员并暂停分红。除了英特尔公司外,英特尔CEO基辛格也被列为被告。
市场研究公司Charter的分析师埃德·施奈德甚至公开表态:“英特尔应该抛弃现任CEO帕特·基辛格,从外部寻求改革派CEO,否则公司就会陷入困境。”
但,解雇CEO,真的能让英特尔枯木逢春吗?这个答案谁都不知道。
《财富》杂志曾在某篇文章写过一句箴言,无比适合当下的英特尔:
“一家公司或许能在一位糟糕的CEO手下存活,但连续4位糟糕的CEO,足以毁掉任何一个行业巨头。”
(责任编辑:牌价)
-
涉及工作就不说太具体了,差不多这个意思。...[详细]
-
有些看客不懂什么叫贴牌,我顺便跟大家科普一下贴牌的意思: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大多是没有生产能力的,他们只能贴牌,一个服装品牌会有西装,棉袄,大衣,毛衫,衬衫,T裇,裤子,鞋,包,等等。...[详细]
-
事实确定如此吗?如果说复杂,那也是我们先把事情弄复杂了。...[详细]
-
本文由蝉大师https://www.chandashi.com/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禁止转载!~~document.writeln('关注创业、电商、站长,扫描A5创业网微信二维码,定...[详细]
-
中国“漂亮50”未来的分化和泡沫演变 我认为中国的“漂亮50”模式已经进入了泡沫阶段,未来的发展将延续任何一次泡沫的演变和发展,也就是索罗斯说的B...[详细]
-
那么,未来诊疗的具体路径又是怎样的? 持续性监测和风险评估; 最大限度地提高诊疗服务的价值; 针对每个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详细]
-
我自己也想过能不能我也开一门课,199,然后招收100个人也可以。...[详细]
-
Volodymyr Nosov:Whitebit推出全球首个实时加密货币交易锦标赛
) 市场或者渠道部门负责引流,引流过程中的用户定位和引流手段会影响到流量的质量,以一定的成本引入质量越高数量越大的流量是市场和渠道部门的工作重点。...[详细]
-
Metrics Ventures:比特币底部确立与加密市场新周期展望
流量本身的质量、整个APP的定位和设计,每一步运营所呈现的内容都会是影响留存的因素,包括从转化和购买的情况也能间接体现留存情况,而一个APP只有做好留存,才能稳步长久运营起来。...[详细]
-
Bybit 在 CCCC 巴厘峰会重塑区块链行业版图,分享大胆愿景与未来路线图
1、内在因素 狼人杀作为卡牌类桌游,玩法十分丰富,玩家与玩家之间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推理对抗,在语言表达、语言感染、逻辑(反逻辑)能力、总结能力、表演能力、细节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详细]